首页 > 宝宝护理 > 母婴资讯 > 尿床治好又复发,这是为什么?医生:问题出在便秘和尿尿

尿床治好又复发,这是为什么?医生:问题出在便秘和尿尿

来源:幼儿育    阅读: 1.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为娘,不知娘辛苦,当娘后才明白有多么的不易!当小九至今还是一条单身狗,发小Yoyo已是二孩的娘亲,岁月把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打磨成如今的育儿大拿。

她常说,育儿就像打怪升级,必须步步为营,“吃、喝、拉、撒、睡、病无一处是小事,马虎不得!”

但就算是育儿大拿,还是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Yoyo对家里那位小公举6岁了还尿床委实感到头痛。

尿床治好又复发,这是为什么?医生:问题出在便秘和尿尿



小时候没治好,到了成年还会继续尿

小公举平均每个星期尿床2-3次,到了冬春季节尿床次数更多。Yoyo当然知道尿床不是孩子的错,不是孩子懒也不是因为睡得太沉。说到底它是一种病,医学上叫遗尿症。

为此,Yoyo专门带娃到儿童医院看过,已经排除了最常见的八种器质性疾病,包括隐性脊椎裂、儿童尿崩症、儿童糖尿病、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畸形、泌尿系结石、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创伤或行为问题。医生由此给出诊断,孩子应该是功能性遗尿。

“年龄在5岁以上,每个星期晚上尿床2次以上,持续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就可判断为遗尿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主任医师邓会英表示,这种尿床并非长大了就会好,小时候不治疗,成年后还会继续尿床。成年遗尿症更难治疗,不仅可能影响婚恋这等人生大事,还可以将尿床遗传给下一代。

尿床治好又复发,这是为什么?医生:问题出在便秘和尿尿 第2张


小九曾经也不懂事,之前听一位朋友说他的弟弟25岁还尿床,当时以为他开玩笑,真是罪过罪过!不是身在其中不知其苦,当尿床成为一种病态呈现时,实际并不好笑,患者们都很焦虑很自卑。

便秘和尿尿姿势不对,尿床烦恼难断

得到确诊以后,Yoyo按照医生说的方法,从孩子的饮食、喝水、作息做好生活习惯调节管理。同时进行心理行为治疗,写尿床日子,每晚在没尿床前就赶紧叫醒孩子上厕所

“通过四个月的辛苦训练,孩子的尿床情况有明显改善,但是最近两个星期,不知为何又严重起来?”她疑惑说到。

尿床跟其他很多疾病一样,会反反复复,时轻时重。邓会英说,饮食、喝水、作息这几个方面,家长或成年患者都能注意到,比较容易忽视的是以下两点:

一个是便秘;另一个是尿尿姿势。

对于便秘,宝爸宝妈要正确理解,并非粑粑又干又硬才是便秘。有的便秘患者,粑粑不硬,但就是好几天才拉一次。只要一周的便便次数少于两次或者拉粑粑不顺畅,有出血或伴随有疼痛感,都算是便秘。

为什么便秘会引起和加重尿床?吃下去的食物变成粑粑都是堆积在直肠,直肠与膀胱都住在同一屋檐下——盆腔,空间十分有限,你膨胀变大了,我就会受到挤压。因为便秘,粑粑越积越多就会压迫膀胱,受到刺激的膀胱再也不能自控就会排尿,晚上尿床的烦恼也就形成了。

邓会英强调,预防便秘可以改善尿床,这就要求我们: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豆类薯类;

2、每天早上起床后建议喝下一杯温开水,冲洗肠道后,再吃早餐;

3、小公举小王子上学前留出15分钟上厕所拉粑粑,慢慢建立起早上排便的良好习惯。

4、为小公举小王子配个适合的马桶。很多家庭不管大人孩子都是一个型号的马桶,那么问题来了,马桶太大,孩子坐在上面的时候,拱背塌腰,屁股乃至大半个身躯都凹进马桶里,两脚离地,这种排便姿势导致会阴部肌肉严重被挤压,阻碍大便的排出,原本很有拉粑粑的感觉这一下又消失了。所以使用马桶时,正确的排便姿势是,双脚踩稳地面,身体微微向前倾,这样粑粑才会拉得又快又好。

说完了便秘,接着要好好说一下尿尿。是的,尿尿看似小事,难登大雅之堂,但每天跟你我他都十分密切。

邓会英指出,尿尿的姿势不对,可以引发女性外阴炎、男性尿道口发炎,这对遗尿症患者来说,还会加重尿床。

尿床治好又复发,这是为什么?医生:问题出在便秘和尿尿 第3张


在尿尿的时候,不少小公举是以紧紧夹住大腿的姿势在拉尿,结果尿液沿着外阴一路渗下去,把大小阴唇里里外外淋了个遍。小女孩的外阴皮肤本来就很娇嫩,而尿液是很咸的,如此一来,整个外阴、尿道口一片潮红,导致外阴炎。外阴炎又会刺激膀胱,促使尿频,白天发生尿频综合征,晚上睡觉也尿床。

小王子尿尿的问题在于太着急,一拉完尿,没抖一抖JJ滴干净余尿,提起裤子一溜烟跑了。剩下尿液全滴在裤裆上了,直接浸泡着JJ,结果尿道口发炎了。

因此,不管是小公举还是成年小仙女,都应该好好学习正确排尿的姿势:坐在马桶上时,两腿自然放松打开,使两肩膀与膝关节平行,这样尿液才会成一条直线出来,不伤外阴,完美、健康!

而小王子、帅哥们则在结束尿尿后,建议轻轻抖动一下JJ,滴完余尿,再走不迟,这个小动作耽误不了你几分钟。此外,还要注意每晚认真清洁包皮,预防包皮炎。

宝宝呵护
生活护理
急救措施
体检免疫
母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