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6岁 > 学龄前教育 > 让孩子过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让孩子过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来源:幼儿育    阅读: 2.9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放假了,怎样让孩子过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是父母应该思考和协助孩子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您和孩子在假期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惑。

玩还是不玩

让孩子过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假期到来,孩子虽然不用像往日一样,要到学校去上课,可父母和孩子本身由于出于巨大的学习压力,总怕在家呆野了,不敢尽情地玩,由此影响了学业。

其实,学校之所以要设置假期,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在长时间的紧张学习之后,能有一个进行身心调整的机会,也就是说,假期不是学期,同学们应该借此机会,充分地放松身心,该玩也要玩一玩。玩,是生活热情的一种体现形式,它可以激发人的学习热情。

当然,学生要以学为主,假期中不能只玩不“学”。除了按时完成假期作业以外,学生还应有意识地补一补自己的薄弱学科,做一些课外练习,预习一下新课。那种一天到晚都在休闲娱乐,没有坐下看书的同学,实质上是放纵自己,破坏了学习的延续性,逃避了学习的艰苦,实质上与那些只学不玩的同学一样,犯的是另一种极端性的错误,也是不可取的。

看电视好不好

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看电视,但平时学习忙没时间看,相伴趁着假期多看看,但父母多认为看电视会影响学业,对学习没什么帮助。

也别说,不少同学,都喜欢看电视。看电视时他们激动不已,心潮澎湃。可激动归激动,过后你问他有何收获,除了记住了几个人名和情节以外,其它诸如这部电视片拍得怎么好,运用了什么感人的艺术手法,它说明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和人生道理,主人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等等,他一概不知。这是因为他们仅把看电视当成了一种消遣活动,并不把之看成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其实,仅就作文水平的提高而言,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孩子可以通过它来丰富写作素材,提高思想水平,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借鉴艺术的表现手段。所以适当地看看电视是有好处的,它不仅放松身心,娱乐生活,如果孩子能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肯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是对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

干些家务也不错

假期在家,孩子有了家务劳动的机会。但孩子包括许多家长也认为,把时间浪费在下米、端饭等琐事上,觉得很不值得。

但没有必要把下米、端饭都看成是学习时间的浪费。 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从长远看,对培养子女的独立生存能力绝对有益。有家长不知道如何疼孩子,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做,而是全部由家长包办代替,天长日久,养成孩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这样做,看似疼孩子,但结果往往反而是害了孩子。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眼中球,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但疼孩子要疼到点子上,真正心疼孩子,不是什么事情也不让他们自己动手,而是让孩子自己做,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各种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独立生存打好基础。

父母在做家务时,让孩子来帮帮忙,相互之间可以借机进行很好的沟通,调节双方的情绪,优化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在学习时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

让学习有趣活泼起来

孩子假期一个人学习,学着学着容易感到单调枯燥,越看越看不进去。

假期自己单独学习,没有教师教,也没有同学一起学,因此要教导孩子设法把学习的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不要一味地在那儿死记硬背,把知识弄得跟自己的“仇敌”似的。同样是复习知识, 可以把它当成是播音员在朗诵,可以当成政治家在演讲,可以变成“说评书”,甚至可以变成卡拉OK唱出来。另外学习也别老一个人在那儿“单干”,可鼓励孩子定时找几个同学一起讨论,或者大家抽签轮流讲;也可以一人出题众人抢答,还可以设置正反两方辩论一会儿。这样一来,你孩子还会觉得学习“没劲”吗?

善于独处战胜孤独

平时在学校孩子可能有好多朋友,每天都可有说有笑。可一到假期,孩子就得一人在家,看那冷冰冰的书本,真孤独啊!

为此,你要告诉孩子:能有好多朋友相伴,无疑是快乐的。但朋友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陪伴你。更多的时候,你是独立的。有时候,寂寞完全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受,纵然你身边有千万个人,但是,如果内心寂寞,内心没有欢笑声,依然是寂寞的,但是如果生活充实,内心快乐,就算一个人也会很开心的。

你还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一人独处,便无快乐可言?绝非这样。比如,当你读书的时候,书不就像个朋友在热情洋溢地向你讲述着世界上最美妙的故事和渊博的知识吗?当你运动的时候,你自己不正象个朋友给你鼓劲加油? 其实人的快乐与忧伤,都是自己制造的。人应努力和自我相处,发现和创造自己的快乐,让自己成为自己最亲近最可贵最信赖的朋友。

管住自己有妙法

在学校时有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孩子可以自觉地学,可每到假期需要自己学习时,他们就管不住自己了,纵容自己做不该干的事。比如一会看看杂志,或看半天电视。

做为学生,当然要以学为主,但是也需要休息、锻炼、娱乐等。所以孩子订计划时应该顾及到自己某方面的业余爱好和心理需求,不要把计划订得太单调。如果一天到晚安排的全是学习,大脑总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就容易疲劳而产生抑制现象。

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认为,人类在努力工作或读书时,“痛苦”的作业前方应同时安排有快乐的报酬。为此,你可让孩子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听音乐、把自己喜爱的杂志安排在完成学习计划之后和临睡前,以做为给自己的一种奖励。这样常给自己服点“兴奋剂”,肯定会比老谴责自己有益得多。

切莫唠叨不休

假期孩子在家,父母和孩子有了相处的机会,就容易经常“指点”孩子,喋喋不休,让孩子感到不胜其烦。

所以,家长要关注自己的嘴,深刻认识到唠叨的“无效性”甚至是“有害性”。首先, 凡是唠叨,都是消极否定式的语言,孩子长期在这样消极语言的暗示下,不能形成对自己的正确客观的评价,无法建立人生自信。其次,长期唠叨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任何父母在采用“唠叨家教”的方式时都会发现,孩子的眼神起初是惊异,然后是疑惑,再之后是冷漠-----这时孩子已决定关闭自己的心扉,同时心中的对抗情绪在慢慢孳生。没有一个孩子会愿意和唠叨的父母坦诚交流,抱怨的语言会使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隔阂。另外,唠叨也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与地位,使家教失效。“唠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孩子的轻视,是一种低级的教育方式。孩子觉得父母没有将他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自然不会去尊重或敬仰一个絮絮叨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却给他带来不舒服感觉的人,即使您是他的父亲或母亲 。一旦孩子对家长的权威产生了怀疑,您的家教也就失去了效力。

放假,可以让孩子暂时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身心获得放松。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休假。休假质量是一种生活质量。当孩子以自身的生活方式愉快地度过一个假期时,便能得到调整、充电和加油的机会,从而再开始新的人生冲刺。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责任编辑:梁莉莹)

学龄前健康
学龄前营养
学龄前教育
学龄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