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学前教案 > 家有黏人小考拉,考拉妈妈该怎么办?

家有黏人小考拉,考拉妈妈该怎么办?

来源:幼儿育    阅读: 2.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宝宝只要一见到我,就立即开启“考拉模式”,声泪俱下求抱抱,抱抱,抱抱,抱抱,一直要挂在我身上,各种抱大腿……虽然我很开心,已经能跑能跳的她,小小的世界已经展开了,而我仍然是她的世界中心(天啦,她真的好爱我!More than anything!),但当我要做事的时候,腿上挂着11公斤重的一只小考拉,还是不是那么方便的……

家有黏人小考拉,考拉妈妈该怎么办?

1-3岁的学步儿童正处于一个很敏感的阶段,

由婴儿过渡到可以独立探索世界的儿童,

黏人,是这个过渡阶段的标志性特征。

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小脚站在地上看这个世界了,

但又舍不得妈妈温暖舒适的怀抱;

很兴奋地发现自己可以东奔西跑了,

但又很矛盾地流连自己的婴儿期。

如果你和我一样,正在经历着被孩子极度依恋,我们都需要尝试走开一点,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能够鼓励她独立,而又不失安全感的距离。虽然腿上挂着一只小考拉有点走不动,也要尽量后退一步,给她不多也不少的安抚、支持和保护。

又是关于平衡的游戏(家教,一种关于平衡的游戏),你可以试着做好以下这些,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安心,帮助他们获得离开你(和你的大腿)的自信:

玩躲猫猫游戏

你的宝宝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已经有了“物体恒常性”的概念,即此刻看不见的物体,仍然是存在的。理论上是这样的,他已经知道即使看不见你,你仍然是存在的,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然喜欢确保他最喜欢的物体——你,一直在他身边。

她仍然会喜欢和你玩躲猫猫游戏,不断地确认你的存在。不过,你可以试着把游戏扩展,一开始只是用手遮住脸再打开,“喵~”,然后试着久一些再出现,帮他学着了解,你离开后,仍然会再回来。你可以躲到门后面,问,“咦,妈妈呢?”,然后再露出你的笑脸,“哈!妈妈在这里!” 逐渐躲得开久一点,只要确保他仍然在开心地找你,没有被吓到就好。

如果孩子不太能够接受这个游戏,再回到基本款,用手遮住脸,再打开双手露出脸。如果这都接受无能,你还可以试着用一个玩具来玩躲猫猫,把玩具藏在你身后,再拿出来。

如果孩子接受得很好,躲猫猫游戏可以发展成,让孩子躲起来,你来找他。也会很好玩。但是,关起门来玩,不要在室外玩躲猫猫哦!

高质量的陪伴

你是不是一直在忙,在忙,在忙?这也可能是他黏人,黏人,黏人的原因。试着多找机会和他一起玩,和他单独一起玩,关掉手机,合上电脑,试着为她抽出一些专属于彼此的时间,哪怕只有15分钟的讲故事,或者一起玩开车。当你非常忙碌时,试着多停下来,多给她一些拥抱和亲吻。我懂,一亲一抱就放不下了……不过,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一些额外的安抚,额外的相处时间,可能让孩子有更多安全感,可以让你离开,哪怕一小会儿。

在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会变得对他亲近的人格外依恋,生怕你离开了。这在我带她去睡眠学校,进行睡眠训练后,出现过一段时间。

在家里照顾人有变化的时候也特别明显,爷爷奶奶换成外公外婆后的一段时间就会变得异常黏人,生怕妈妈离开。妈妈多给一些陪伴,加上对外公外婆熟悉起来,一段时间后,黏妈妈的状况就会缓解一些。

在孩子刚去幼儿园的阶段也可能会出现异常黏人的情况,这是分离焦虑导致的。额外的,高质量的陪伴会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起信任和安全感。

为独立创造机会

有时候你需要放手让孩子去做那些他可能独立完成的事。比如吃饭吧,学步儿童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己动手吃饭了,你还在喂饭吗?(我尊重你家里的养育方式, 吃饭只是一个例子,不是必须是这件事)比如,在游乐园,守在孩子身旁,确保他的安全,但鼓励他自己去爬楼梯,玩滑梯,钻隧道。

不要给孩子矛盾的信号:你自己玩吧……哎呀,不对不对,这样,这样,你应该这样……

偶尔退后一步,你对他有信心,有时候可能让他更加自信,更加独立起来。

让他忙起来

在你打算离开他之前,给他找点活动,哪怕你只是从客厅这头走到客厅那头,让他先忙起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离开,孩子哭闹可能免不了,但是没有必要一天到晚弄得孩子那么焦虑,还是尽量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让他抓狂吧。

如果你要去做饭,就提前给他找点事做,比如找个小车车玩具,空瓶子给他玩上,或者让她给她的小宝宝喂饭、穿衣服。

让他在你脚边玩,总好过他挂在你身上或者腿上。

保持沟通

在家的时候,时不时地跟她说说话。到他身边,亲亲他,摸摸他的头,如果他玩玩具遇到困难,适当帮帮忙,或者如果你发现难度太大了,及时帮她调整,换成适合她年龄阶段的游戏,这样可以减少她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克制情绪,保持淡定

宝宝可能表现得很情绪化,但你,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尽量保持淡定,不要用正面鼓励或者负面批评来强化她的情绪。不要凶她说,“你到底能不能消停两秒钟?!”, 也不要心疼地说,“噢,好可怜,妈妈来了。”

保持淡定!别太把她的依赖当回事,至少表面上别太当回事。孩子情绪化,你也跟着情绪化,你还能指望他能好起来吗?如果你必须要去处理你的事,就去,现在就去!不要总是为她放弃你自己的事,把她哄睡了再去做。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包括在餐桌上,应该避免让孩子成为餐桌的中心,一家人围着他转)。家人都平等的重要,他不是世界中心,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一点。

家有黏人小考拉,考拉妈妈该怎么办? 第2张

孩子开始哭了,而你淡定地说,“没关系,妈妈就离开一会儿,很快就回来”。或者,简单陈述一个事实:“你坐在这里玩你的车车,妈妈现在很忙。”

我每次必须要出门,不能带她的时候,就让家人抱着她,让她送我到车边,给我做拜拜和飞吻。就算她哭,也淡定地告诉她,妈妈要出去办事,一会儿就回来。并且也给她做拜拜和飞吻。孩子总会哭一下,而你坚持做你要做的事,冷静地,淡定地,她很快就接受事实了。我女儿经常转哭为笑,笑着“炫技”——做飞吻。如果我也情绪化,跟她来个凄惨地离别,绝对会是另外一种惨状。拜托,又不是生离死别!孩子小不懂,你也不知道吗?

也许是去上个厕所,也许是离开房间一会儿,也许是出门几个小时,当你办完事,重新回到他的世界时,微笑着对宝宝说,“妈妈回来啦!妈妈不在时,你玩得开心吗?” 答案很可能是,宝!宝!不!开!心!不过这不是重点,经常练习练习“离别”,她会慢慢学会收拾好情绪,习惯“妈妈会离开,妈妈又会回来”,这根本不是个事儿嘛!

让她当你的跟屁虫

如果你的小朋友总是围着你转,哪怕你去厕所也要跟着,就让他跟呗!有个这么漂亮、可爱的小尾巴也不错啊!要知道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阶段:我是要独立呢,还是不独立呢?这是个问题。我们就不要再总是拒绝他,给他脑子添乱了!如果他坚持要挂在你的腿上,试着给自己想想办法,减减负吧。

“我腿上挂了一只小考拉吗?哪里来的小考拉呀?嗯,我去给小考拉拿一袋酸奶喝吧。”

我作么阔爱,你肿么可以嫌弃我~~~

家有黏人小考拉,考拉妈妈该怎么办? 第3张

不过,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迁就孩子要有边界,当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做的时候,淡定地给孩子解释,“现在不可以这样,妈妈有事情要做”,“如果我不去做午饭,今天中午我们都要饿肚子了!” 然后去做你该做的事。

允许他主动离开你

只有‘当你要离开他,但是他不想你离开’的时候,他才会难过。如果是反过来,他想要离开你一下,就不会那么“受伤”了。如果你们两个在玩的时候,孩子突然别的东西吸引了,他想要离开去玩别的,让他去(只要你能在周围确保他是安全的)。要让孩子知道,在家里,他可以离开你身边去玩他想玩的。

确定你不是那个过度依赖的人

嗯,我必须承认,其实被她需要,被她依赖也常常让我暗爽!不过,如果太沉迷于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我们也可能成为那个造成这种过度依赖局面的人。比如,对于孩子的事情插手过多,总是帮孩子做各种事;总是太担心他们受伤而过度保护,造成孩子也不敢尝试;总是预测孩子可能无法接受你的离开,人家明明还好,你就已经说,“不要哭不要哭”……如果你陷入“忍不住成为孩子的依靠,造成孩子过度依赖”的恶性循环,试着打破这种‘依赖和被依赖’关系,试着放手,试着后退一步。

坚持住!

你一定经常听到这句话,不管是遇到睡眠问题,还是吃饭问题时,都有人告诉你,“静待花开”。哈哈,你可能还会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经常听到它:孩子会长大,这个阶段总会度过的。是啊,黏人精会来,黏人精也会走(有时候走了还要回来,比如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有的孩子就是会敏感、胆小,更黏人一些,有的孩子从小就显得很独立。不管他们是什么个性,我们都应该为孩子的独特感到高兴。只要你确保孩子是开心的,有足够多(不多不少)的爱和长按,黏人就黏人吧,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所以,如果他仍然坚持挂在你身上,你也再坚持坚持吧!

“妈妈抱~~”

家有黏人小考拉,考拉妈妈该怎么办? 第4张

考拉妈妈们,稳住!加油

并非所有孩子都会黏人,

有一些小朋友很快就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这么好玩

哇,等不及要去探索了

推荐阅读

家教,一种关于平衡的游戏

推荐理由:喜欢是放纵,爱是克制。孩子只是家庭中的一员,从小就应该履行这一角色应承担的责任,遵守相应的规则。

孩子,我不是你的朋友(因为我爱你)

父母和孩子的友谊不是,也不应该是完全对等。是否和孩子做朋友,取决于你怎么定义“朋友”,也可能跟父母的个性有关。温暖的陪伴,坦诚地,友善地、像朋友一样地沟通,理性地解释和分析,倾听和信任……这些是西方的研究认可的教育方法,只是,你需要掌握“边界”,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很多事情需要你来做主,而不能放任孩子。该管的时候责无旁贷,要管!

辛辛苦苦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聪明的妈妈努力“不辛苦”

妈妈也要有自我!合理的安排、恰当的借力、适度的远离,当妈后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孩子。

教育资讯
故事绘本
胎教知识
行为心理
智力发展
学前教案
幼儿园教育
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