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3岁 > 幼儿教育 >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智慧家长这样帮孩子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智慧家长这样帮孩子解决问题

来源:幼儿育    阅读: 1.1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阵子看到一位妈妈问:“我家刚两岁的孩子每次玩积木都没耐心,搭几下、玩几次就不干了,要妈妈帮忙叠,如果妈妈不帮忙的话,他就不玩了。这个情况可如何处理?孩子让父母帮忙搭的时候,到底该不该帮忙呢?”

这真让人两难,帮孩子,怕孩子依赖成瘾,不帮孩子,又怕孩子受挫厉害。这个情况可怎么破呢?

我的答案是:你当然可以帮忙,而且不仅可以帮忙,你还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启发,让孩子掌握更深层次的潜能培育。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智慧家长这样帮孩子解决问题

挫折,是孩子成长阶段必然会经历的阶段,孩子也只有在不停地迎接各种挑战和难关中,才能成就自身的发展,掌握和突破新的能力。2岁的孩子发脾气、会受挫、请求父母帮忙,看似是一个小的生活场景,但实际上却是孩子成长教育必不可缺少的经历。

当孩子渴望去完成挑战,但还没有办法独立去完成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宜的帮助,只要你想帮孩子,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便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美国知名学者Copple和Bredekamp的儿童发展适应性实践理论(DAP)在孩子早期教养引导中的实际运用,列举的场景是我自己和孩子的生活细节,也是我的亲身实践。

面对孩子在自身能力的发展上遇到的困难,在帮忙和不帮忙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鸿沟,我们还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角色,叫做“支架式”的支援。

我们给孩子一点助力,让孩子知道原来我还可以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父母在旁边提供的符合孩子需要的引导,可以给孩子的潜能发展带来的启发,长远而深刻。

“支架式”支援,判断介入的时机很重要

“支架式”支援理论的第一个要点是:时机。

当我们看到孩子受挫的时候,决定要不要帮孩子忙之前,我们需要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这个挑战中,孩子是否需要我,“此刻”是我需要帮忙的时机吗?

我们对时机的反思,教会我们要学习退后,当孩子迫切希望我们帮助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退后一步,先判断时机是否恰当。

这里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如果是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的“挑战”,我们要先鼓励孩子去直面问题,积累自己应对挑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是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外的“挑战”,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比找到答案本身更重要,因为可以启发孩子的潜能。

一两岁的孩子,积木倒了,希望父母可以帮忙把积木都叠起来,我们应该先鼓励孩子去直面问题,“你再试试看,你可以的,你需要自己想一想看有什么办法”,积累面对问题的勇气,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

但如果孩子反复在叠积木的过程中,他始终无法保持积木的平衡,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搭积木可以十几块不倒,自己却四五块全散了,那么这个就是我们父母最好的介入时机了。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你是哪些地方没搞懂,我们可以一起去解决问题”。

孩子所迷惑的地方看似琐碎,却是孩子能力突破的必经之路,所以父母帮忙最好的时机,是在孩子找不到方向,对问题无解的过程中,和他一起体验寻找答案的过程。

孩子的教育,并不是我们给的越多,孩子的吸收就越多。在成长过程,孩子都该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可以是支持者、引导者、陪伴者,但前提一定是孩子内心真实的需要。

只有在孩子内心渴望并且主动想要学习的时候,当孩子所面临的挑战,是在他常规能力之上的时候,我们通过合适的介入引导,才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新的能力,最终又能重新回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

“支架式”支援,父母得学会观察孩子的状态

“支架式”支援理论的第二个要点是:观察。

观察,是为了让我们提供更自信、更游刃有余的启蒙方法。观看孩子所处的整体环境很重要,也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楚孩子的状态是怎么样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特长。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岁多孩子堆积木的过程,你会发现他可能会选择把积木堆高,再把积木推倒,并且会因为积木并没有他的设想倒塌下来的时候,嚎啕大哭。

到了两岁多的孩子堆积木的时候,他可能会尝试把积木叠成一排,按照不同的颜色分开排序,或者根据不同的形状来排列,如果这个过程积木的次序不如人意,孩子也有可能会发脾气。

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明白孩子到底在哪个环节还需要提高,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在这项能力技能上的闪光点。

孩子反复叠积木的过程,虽然挫败感十足,但是是孩子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实验,最终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2岁多孩子当下在发脾气,但是孩子的排列方式,其实是有创新性的,孩子从只会叠高高,到探索纵横排序,并且按照不同的颜色、形状等分布,这是孩子掌握抽象概念的开端。

缕清楚孩子的问题所在,观察到这些闪光点,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

通过退后和观察积累起来的基本判断力,可以让我们在孩子需要帮助的“关键节点”,思考更好的支撑,才能在“支架式”引导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支架式”支援,父母得学会启发式沟通策略

“支架式”支援理论的第三个要点是:启发。

抱着“支架式”的想法去走近孩子,其实有很多沟通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以下的交流方法是我的亲身实践,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加入了自己对孩子说过的话,并作了标注。这些所有合适的问题,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孩子。

肯定孩子的行为:“哇,我看到你们都为自己的小羊建了房子,它有白色的围栏环绕着屋子,你们还放了很多小羽毛作为小羊的床铺。”(叙述句可表达肯定)

认可孩子的努力:“你们的超市可真忙碌啊,里面有购物的顾客、收银台、还有收银员,你正往货架上摆放货物。”(叙述句可表达认可)

提出引发孩子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水浇在沙子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使用别的工具吗?”、“你已经搭了很久的乐高积木了,我看到你把小羊放在车上,小熊在驾驶员的位置上,他们是要去哪里呢?” (疑问句可引导思考)

增加游戏难度:“我想知道,你能不能用这些管筒来搭建一个迷宫。” (可变化玩法,并和孩子一起尝试)

给孩子做一些知识补充:“你用乐高小颗粒拼了一个吉他,还记得妈妈之前给你买的一个乐器,和这个吉他很像,但那个乐器只有三根弦,我们叫尤克里里。”(类比句可做延伸和认知启发)

提供榜样,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有时候,我不知道橡皮泥该捏什么,所以我只是将它滚来滚去,敲击它,用手指感受它,不是每一次都必须用橡皮泥捏出什么,对吧?”(场景假设可提供指引方向)

直接展示正确的做法:“如果你想把管道迷宫固定在墙上,那你必须得找一些可以粘贴的东西。”(因果句可提供逻辑示范)

提供直接的答案,但需要先询问孩子是否需要。例如,孩子在玩积木时,搭建的城堡已经摇摇欲坠了,我们可以问孩子:“需不需要我帮你防止积木倒塌?如果我们把底座搭建得更加牢固,它就不会倒了,我会帮你的。”(疑问句可引导思考)

面对孩子的求救,上面的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所有的策略,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哪种方法最能帮助孩子,让孩子更有建设性地、更加投入地开拓自己的潜能。

我们的角色,并不是只能替孩子解决某个单项问题。

当我们从孩子的现有能力出发,帮助孩子探索清楚自己究竟还可以做什么,自己的潜力可以是哪些地方,孩子如同海绵一样吸收的特质,便会让他收获更多,也成长更快。

当出现很多教养难题的时候,我们会迷茫,也会不自信,担心自己做多了害了孩子,做少了失去了培养孩子的机会,但不管是判断时机、观察孩子的状况,还是启发式的沟通策略,都是我们可以做起来的、好的启蒙方式。

我们可以在孩子茫然无知的时候,引导孩子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我们可以在孩子努力的时候,看到并说出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点滴存在正一点点地影响彼此;

我们可以在孩子没有方向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去寻找线索,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也可以在孩子悲伤受挫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感受情感的漩涡,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孩子最有力的情感支撑……

这一些都可以是父母的角色,但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在需要退后的时候,我们要敢于后退。

探索世界,是孩子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生活。

如果偶尔的摔跤和挫折是孩子成长必经的过程,那么让孩子积累失败的经验,相信孩子有对应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担心,或许使我们真正能提供的一种保护方式。因为,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从失败的过程中推演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孩子终归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的帮忙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和温情,“支架式”的父母,能做到恰到好处,也可以做到巧思妙想。

只要你想帮孩子,你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支架式引导,也是我们父母可以修炼的智慧。